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分站赛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著名雪场落下帷幕,本站比赛吸引了全球顶尖选手参与,其中空中技巧项目成为焦点,中国自由式滑雪队表现抢眼,19岁小将张子扬以超高难度动作和稳定发挥摘得银牌,刷新个人世界杯最佳战绩,也为中国冰雪军团在本赛季的征程再添亮点。
赛事回顾:高难度动作频现,竞争白热化
作为自由式滑雪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空中技巧比赛要求选手在起跳、腾空、翻转和落地四个环节做到极致,本站比赛场地设在海拔2200米的陡坡上,风速和雪质的变化为选手增添了挑战,决赛中,卫冕冠军、加拿大名将卢卡斯·莫雷蒂率先完成向后翻腾三周加转体1440度的动作中欧体育官网,以126.5分暂列第一,随后出场的张子扬顶住压力,选择难度系数4.525的“向后翻腾三周加转体1620度”,凭借空中姿态的完美控制和落地时的零失误,最终以128.8分反超至榜首。
最后一跳的美国选手伊森·卡特上演惊天逆转,他挑战了本赛季尚未有人成功的“向后翻腾四周加转体1800度”,尽管落地稍有晃动,仍以130.2分险胜夺冠,张子扬的银牌成为中国队本站最大收获,另一名中国选手李文龙排名第五。
中国新星崛起:从青训到国际舞台
张子扬的突破并非偶然,作为中国自由式滑雪“新黄金一代”的代表,他12岁进入黑龙江省队,15岁入选国家队,师从冬奥会银牌得主徐梦桃的教练组,国家队领队王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子扬的特点是心理素质过硬,训练中敢于尝试高难度动作,去年他在青年世锦赛夺冠后,我们就预见他能在成人赛事中站稳脚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空中技巧队近年来通过“跨界选材”吸纳了多名体操、蹦床运动员,利用其空中感知能力加速培养,张子扬正是这一策略的受益者——他幼年练习体操,转项后仅用三年便掌握五组不同轴线的翻转技术,国际雪联官网评价称:“中国选手正以科学训练和动作创新改变项目格局。”
国际格局:传统强队面临挑战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长期由加拿大、美国和瑞士主导,但亚洲势力的崛起正打破这一局面,除中国外,日本选手佐藤健太本站获得第四,韩国新秀金敏俊也闯入决赛,加拿大教练马克·杜波依斯坦言:“现在每场比赛都有黑马,选手们必须不断升级动作库。”
国际雪联技术代表安娜·科尔指出,新周期规则调整鼓励更高难度:“如果选手能完成四周翻转并稳定落地,分数将大幅提升。”这一趋势使得各队加速培养年轻选手中欧体育,例如美国队平均年龄仅21岁,而中国队本次参赛的6名选手中4人为“00后”。
中国队的冬奥备战之路
随着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临近,本站比赛被视为重要练兵,中国自由式滑雪队总教练纪冬透露,队伍已启动“阶梯计划”:“老将带新人的模式效果显著,徐梦桃、贾宗洋等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帮助年轻人调整细节。”队伍将转战加拿大卡尔加里站,重点打磨双人配合项目。
对于未来,张子扬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银牌是激励也是起点,我的目标是不断突破动作极限,在冬奥赛场升起国旗。”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一夜之间涨粉超10万,网友称其为“雪上孙杨”。
自由式滑雪的商业化与大众化
赛场之外,自由式滑雪的热度持续升温,国际雪联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球注册运动员数量增长47%,其中女性参与者占比达35%,中国多个城市兴建室内滑雪场,北京冬奥会场馆首钢大跳台已向公众开放体验,赞助商方面,包括运动品牌和科技企业在内的十余家机构近期与中国队签约。
瑞士站比赛期间,赛事组委会首次尝试“音乐+滑雪”的表演赛模式,选手们在灯光秀和电子乐中完成动作,现场观众超2万人,这种创新形式被认为有助于吸引年轻群体,国际奥委会委员黄思绵表示:“自由式滑雪代表着冬季运动的未来方向——激情、创意与包容。”
挑战与展望
尽管发展迅猛,自由式滑雪仍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阿尔卑斯山区近年雪季缩短,部分赛事被迫调整赛程,国际雪联已启动“可持续冰雪”计划,推广人工造雪技术和低碳赛事,运动损伤风险也需警惕——本赛季已有三名选手因训练意外退出比赛。
对中国队而言,如何平衡难度与稳定性成为关键,纪冬教练强调:“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医疗康复和数据分析团队,确保运动员科学提升。”随着更多青少年通过“校园冰雪计划”接触这项运动,项目人才厚度有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