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阿贝拉和莱特·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6分23秒和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也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成为金秋北京最亮丽的体育名片。
清晨6点30分,天安门广场已人头攒动,尽管气温偏低,但选手们的热情丝毫未减,随着发令枪响,专业组选手率先冲出起点中欧体育,大众跑者紧随其后,赛道途经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标志性区域,最终抵达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沿途观众挥舞国旗,为选手呐喊助威,气氛热烈。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成功举办40余届,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全民健身的盛会中欧体育,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赛事服务,确保跑者安全、顺畅完赛。”
男子组比赛中,特斯法耶·阿贝拉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甩开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坎迪,最终以2小时06分23秒的成绩夺冠,这一成绩虽未打破赛会纪录,但展现了其强大的后半程耐力,阿贝拉赛后表示:“北京赛道非常棒,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很大动力。”
女子组方面,莱特·格布雷西拉西耶同样表现抢眼,她在最后5公里确立领先优势,以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摘金,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8分16秒获得第四名,创下国内选手近年来的最佳战绩。
本次赛事,中国军团派出20余名专业选手参赛,男子组中,李子成以2小时12分47秒排名第15,成为国内第一,女子组的张新艳虽未能站上领奖台,但她的表现仍值得肯定。“后半程体力分配有些问题,但整体发挥正常,”张新艳赛后坦言,“未来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
大众选手方面,60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30分完赛,这是他第10次参加北马。“跑步让我更健康,也结识了很多朋友,”王建国笑着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跑下去。”
为提升选手体验,组委会今年引入多项创新举措,赛道沿途增设15个补给站,提供能量胶、盐丸及本地特色小吃;医疗团队配备50台AED设备,确保紧急情况及时响应,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选手可实时查询个人成绩和赛道照片。
环保也是本届赛事的亮点,所有补给站采用可降解材料,完赛包中的奖牌和衣物均使用再生资源制作。“我们希望打造绿色马拉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组委会负责人表示。
除专业组外,大众跑者中不乏企业跑团、家庭组合和公益跑者,某科技公司组织200名员工集体参赛,负责人称:“跑步是团队建设的好方式,也能传递健康理念。”公益跑者则为儿童医疗基金募捐,累计筹款超500万元。
赛事还设有亲子迷你马拉松,吸引500组家庭参与,8岁的刘小雨和父亲一起完成5公里赛程,“明年我还要来!”她兴奋地说道。
随着2024年赛事落幕,组委会已开始筹备明年工作,据悉,2025年北马有望升级为世界田径联合会白金标赛事,进一步吸引国际顶尖选手,北京市副市长在闭幕式上强调:“我们将持续提升赛事品质,让北马成为世界马拉松版图的重要一站。中欧体育官网”